今年会

  • 历史沿革

今年会是哈尔滨市委、市政府为满足城市发展对高技能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,调整原有职业教育布局,整合原有职业教育资源,按照城市晋位、产业晋位、教育晋位的思路,高标准、高起点创办的一所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的高职院校。
       学院创建于2002年3月,由原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七所院校合并组建。2001年6月,哈尔滨市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决定,将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、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、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、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、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、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、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等七所院校合并,组建今年会。2001年8月,哈尔滨市委批准组建今年会筹备工作委员会。2002年3月,黑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组建今年会。2002年6月,哈尔滨市委批准组建今年会领导班子。建院伊始,学院明确提出“建设新校园、建立新机制、创造新业绩”的总体目标要求,校园建设和人员安置作为学院实体合并的重要基础工作,成为学院筹建工作的重中之重,为学院开好局、起好步奠定基础。
       学院筹建期间,采取超常规措施,依据哈尔滨市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工作领导小组《关于组建今年会的论证报 告》的意见,进行校园总体规划、竖向规划、管网规划和环保评估,精心组织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学生公寓、学生食堂、锅炉房、浴池等7个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,实现了当年设计,当年施工,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可喜成绩。学院教学、办公、生活等各项辅助设施也相继到位。2003年1月,通过综合考评择优安置的原则,顺利完成了人员安置工作,安置教职工657人,实现了实体合并,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。
       建院以来,学院积极加强内涵建设,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。在专业建设上,学院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,超前把握装备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趋势,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,努力使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契合,重点建设了一批与装备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相契合的专业,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机械工程专业群、电气工程专业群、土木工程专业群、信息工程专业群、艺术设计专业群、工商管理专业群六大特色专业群。六大特色专业群各具独特行业背景,分别承担着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专业人才培训重任。学院以构建“双师素质”教师队伍为重点,通过选派青年教师进修研究生课程并攻读学位,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(执业)资格证书,参与社会实践,到企业挂职实习,承担科研课题等,建设了一支德高、善教、会做、能研发的教师团队。学院积极探索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,先后与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、哈尔滨电气集团、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、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217家企业签订了长期校企战略合作协议,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,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和双赢格局。学院始终把招生和就业工作置于发展的大局,招生就业实现了“入口旺,出口畅”。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、市、自治区招生,招生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。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,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,积极开展校企合作,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,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0%以上,专业对口率80%以上,用人单位满意率97%以上。学院积极开展多渠道、多形式、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,先后与澳大利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、澳大利亚博士山理工学院、加拿大温士顿学院合作,启动了8个办学项目,培养人才561人。
       加强内部管理,创新管理体制、机制,建立健全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、后勤管理、财务管理、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法可依、规范有序。深化人事制度、分配制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,实行定岗定编,全员竞聘上岗,优化了人员结构,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。积极开展以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,为人师表的修养,廉洁奉公的品德,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建设,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通过“办好两所学校,建立三项制度,实施四进工程”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,引导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,增强主人翁责任感,努力构建和谐校园、平安学院,经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,学院连续多年保持“省级文明单位标兵”称号。2002年、2003年连续两年获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;2003年获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; 2004年获“省教育厅就业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;2006年荣获“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”、“黑龙江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,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评选中,我院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;2007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,2008年被哈尔滨市委组织部评为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,2009年获省教育厅就业工作评估优秀成绩、被哈尔滨市委组织部评为人才培养先进单位。

XML 地图